close
今天中午,我們任飯菜涼在餐桌上,堅持到底地看完了法國网球公開賽的電視轉播。當

最后一局,華裔小將張德培直落三盤,以六比二贏得獎杯的時候,我們都跳了起來,因為張

德培不僅代表美國贏回了失去三十四年的法國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,更為我們華裔又爭得一

分信心与光榮。

    “最近,我們學校里,只要是姓張的,都對洋同學吹牛說:‘張德培是我的兄弟!’”

你得意地講:“現在更了不得,他簡直取代AndreAgassi的地位,成為Teenager的新偶像

了!”

    可不是嗎!以十六歲的年齡,居然能連續擊敗排名世界第一的藍道(LvanLendl)和排

名第三的艾柏格(SteFANberg),使自己的名字永久鐫刻在离巴黎鐵塔不遠的羅蘭加洛球場

紀功石上,怎能不令人惊訝又敬佩呢!

    如果說在体操、溜冰和田徑項目,不到二十歲的小伙子打敗如云的老將,還不算稀奇的

事,因為十几歲的輕盈身体和爆發力,是贏得那些項目的有力條件。但是對于极需要經驗和

技巧的网球,由一個十六歲的大孩子奪魁,就難免讓專家跌破眼鏡了!

    在電視轉播中,我們可以明顯地听出播報員對他前面連輸兩局時的評語,和眼見張德培

扭轉局勢時,逐漸看風使舵的改變。

    當張德培最后一局以四比二領先時,他們說“他可能會辦到呢!”

    當張德培在体力上顯然占优勢,又以底線左右抽球,使對手疲于奔命時,播報員說“沒

想到一個男孩子居然能辦到!”在旁的評論員則說“Men couldn’t,but a boy can!”

    “成年男人可能辦不到,一個男孩子卻能!”

    這是一句多么耐人尋味的話啊!但我可以告訴你,我早就有這种感想,因為我過去不僅

一次又一次地見到杰出青少年,有震惊前輩的表現,自己也曾經以十几歲的年齡,擊敗過二

三十歲的老將,所以每當同輩的朋友說“一代不如一代,現今的年輕人,真是不行!”的時

候,我總會很公平地講:長江后浪推前浪,可不能小看那些初生之犢!

    當曹植寫“銅雀台賦”時不過十九歲;當莫札特(Mozart)寫成燴炙人口的一百八十二

號交響樂時,才十六歲;當披頭四(Beat1es)一九五八年在利物浦的俱樂部登台時,不過

是一群十六七歲的大孩子;當畢卡索進入他著名的藍色時期,只是個二十歲的小伙子。

    是什么力量使這些“英雄出少年”?

    是因為他們雖然可能沒有過人的功力,卻有過人的精力;沒有足夠的學識,卻有惊人的

膽識;沒有深思熟慮的計划,卻有飛揚想象的創意。最重要的是:

    他們是無名小卒,沒有沉重的心理包袱。

    這些都是成人們,或成名者所缺少的,也正是少年人往往能制胜的本錢。

    而你不就是這個年齡嗎?你有体力、有沖力,是比上一代更進步的教育方法下教出的學

生,在比上一輩更优裕的環境中成長,在比以前更民主的制度下發揮,你可以自由地奔馳想

象而毫無盛名之累……

    問題是,你有沒有像張德培一樣,將他年輕的火花迸射出來?

    記得我大學時,曾經在校刊上讀過一篇同學的文章,題目是《年輕,真好》。文章的內

容已經忘光了,卻一直記得這個耀眼的題目:

    《年輕,真好》

    請看重你自己,看重你自己的現在,達到你超越前輩的成就!創造你足以自豪的自己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